最近,我的朋友小C,碰到了一件煩心事。
她老公的妹妹帶著只有幾歲大的孩子,住到了她家里。
本來以為只是過來住幾天,結果小姑子變卦了,說等她在這個城市找到滿意的工作之后再找房子住。現在已經住了兩個星期了,還沒有任何關于工作的消息。
在她家住也就罷了,這個小姑子還從來不把自己當外人。不僅從來不幫忙做飯、洗碗、拖地,還隨隨便便進入他人房間,沒有一點兒「界限感」。
有好幾次,我朋友都覺得很委屈,但最后她還是忍住了,沒有直接講出來,因為她害怕起爭執、破壞姑嫂關系。
每次回到家,她還是笑臉相迎,不管是自己該做的,還是不該做的,她都全部包攬了。
過去,她只需要照顧老公和自己的孩子,現在一下子要多照顧2個人,感到身心俱疲,但是她又覺得無能為力。
其實,像我朋友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心理學家把這類人稱作「圣母型人格」或者「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看似都非常「可愛」,他們總是平易近人、親和友善、樂于助人,對別人的要求幾乎都「有求必應」。
但這群「可愛的人」生來卻像被女巫下了詛咒一般,他們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只能壓抑自己;他們不敢當面拒絕,不敢當面發脾氣,他們掉進了他人期望的牢籠中,不能做自己。
英國心理學家雅基·馬森把這叫做「可愛的詛咒」,她認為,討好型人格最顯著的特征有三個。
(1)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雅基·馬森就是一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她在《可愛的詛咒》這本書中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她和丈夫參加表侄女的生日聚會。在聚會上,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傷到了胳膊。
她不想因為自己受傷,而把溫馨的聚會搞砸了,所以她若無其事地站起來,表現得好像一點兒事兒都沒有。不僅如此,她還帶著傷,繼續跳舞。
這還沒完,她為了不破壞孩子的假期和朋友的約會,在接下來的10天里,她仍然用受傷的胳膊開車、劃船、做各種事情,直到把答應別人的事情都做完了,自己才去醫院檢查胳膊的傷情。
她總是一如既往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這是討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征。
(2)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的行為標準討好型人格還喜歡把友善待人作為一個「金科玉律」去執行。
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假想的」安全感,他們覺得這樣做會得到大家的喜愛和肯定,最起碼他們不會陷入麻煩,因為他們對每一個人都很親切友善,他們幾乎照顧到了每一個人,他們很少拒絕他人,很少讓他人失望。
(3)在公眾場合,總是盡量地避免爭吵和沖突很多討好型人格都是「憤怒逃避者」。他們害怕與他人起沖突,經常避免在公眾場合抱怨和爭辯,以免遭到他人異樣的目光。
當遇到對自己不利的情況時,他們也很少「奮力反擊」,比如說投訴餐廳服務不好、去商店退貨、要求他人立即停止做某件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等等,有人甚至為了避免讓對方不高興而不敢分手。
蔣方舟曾在奇葩大會上坦承,她自己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她講到,有一次跟男朋友吵架,男朋友不停地打她的電話,她對此感到很反感,但是因為怕惹男朋友不高興、怕制造更多的沖突,她都不敢對著電話跟男朋友怒吼一句「請你不要再打電話了」 。
為什麼很多人會養成「討好」的習慣呢?
其實很多深深根植于我們腦海中的觀念和習慣,都來自于我們的童年。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就曾經指出,「我們年幼時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與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果在小的時候,你感受到你是好的、受人喜愛的、被人珍視的,那麼這個積極的信念,會伴隨著你一直長大成人。
反之,如果你覺得你自己是壞的、不受人喜愛、不值得被愛的,你就會把這個消極的信念深深的扎根在你的骨子里。
有時候,即便你長大成人了,即便你擁有很多的財富,即便你身邊明明有人愛著你,但是你卻覺得你自己仍然是不被喜愛和不值得愛的。
很多討好型人在小時候獲得的大多是「有條件的愛」,而不是「無條件的愛」。
所謂「無條件的愛」,是指我是因為你這個人本身而愛你,不管你做什麼,不做什麼,我都依然愛你。
而「有條件的愛」是,你必須做了什麼事情,我才會愛你,如果你不做,我就不會愛你。
我經常聽到有一些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以一種調侃式的方式對孩子說:「你不要再做這件事了,你再做的話,媽媽就不愛你了。」
如果這個媽媽經常這樣教育孩子的話,她給孩子傳遞的就是「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覺得我不能做這個,我要「乖一點」,不能惹媽媽生氣,這樣我才配得到媽媽的愛。
心理學大師卡爾·羅杰斯提出過「評價源」這個詞。
他指出,一個人的評價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內部評價源,也就是通過自己的工作、成就、行為舉止來做出對自己客觀的評價。
另一種是外部評價源,也就是一個人對自身的認識,完全來自于他人的評價。
對于討好型人來說,他們的外部評價源,比內部評價源要明顯多的多。
究其原因就是他們在童年時期獲得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他必須做對某些事情,而不是做他自己,才能獲得愛的獎勵。
所以,討好型人會更傾向于通過自己的行為,去獲得他人的愛和認可,而不是自己本身的樣子。
顯然,如果一味地通過一些看似可愛的、善意的行為去討好他人,那麼,雖然能夠避免一些沖突,但這是以掩埋真實的自己為代價的。
曾奇峰老師說:「生命的能量從來都不會甘于被壓制,而會倔強的要尋求釋放和表達。」
以壓抑自己來滿足他人,時間長了,必然會對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擺脫這個「可愛的詛咒」呢?
(1)你有權讓別人失望討好型人有一個「死板的個人規則」,認為自己不能讓他人失望,自己不該辜負他人。如果這樣做了的話,別人就會受傷,然后自己就會非常愧疚。
這其中有一個「投射心理」,討好型人把自己的內心獨白,投射到別人的內心世界里。
他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害怕失望的人,他們知道失望是什麼滋味兒。
他們自己不能夠承受失望的痛苦,所以他們也不想把這種痛苦施加在他人身上。
但問題就在于,我們不能夠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為一談。我們覺得有些事情會讓人失望,但可能在別人的眼里,這壓根兒都不算事兒。
我們要意識到,我們有權拒絕他人,倘若這種拒絕使他人感到失望,那麼這是他們需要去處理的情緒,你無需愧疚,這不是你的責任,你也無需對他人的情緒負責。
(2)懂得客氣地拒絕對他人說「不」看似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實際上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所以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讓拒絕顯得客氣又有禮貌。
比如有人想請你幫忙,你自己不確定能否幫得上,那麼你可以當下先不要做決定,給自己爭取一些時間,等確定好了再回復他。
如果你發現自己幫不上這個忙,或者不想幫,那麼你同樣可以利用這個「緩沖」時間來給自己找出一個客氣的理由去拒絕他。
或者你也可以推薦一個能夠幫忙的人,讓事情有一個好的結局。當然前提是你推薦的這個人,他確實有興趣,否則只會給自己招來更多麻煩。
我們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在拒絕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堅定,眼神不要躲閃,語氣不要透露出遲疑和不確定,否則對方會覺察到你的愧疚和不自在,從而說服或者操縱你改變注意。
(3)用「行為實驗」來檢驗你的預設很多討好型人內心都有不被認可、不被喜愛的恐懼,為了擺脫這種不舒適的感覺,他們會避免各種沖突、爭辯、拒絕,努力把自己置身于一個安全的環境中。
討好他人、附和他人的意見這種行為,其實就是為了平息自己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全感。
他們心里都有這樣一個「預設」,那就是——我不能夠對別人說不,我不能夠制造沖突,否則別人就會生氣,從而不喜歡我,而我無法承受他們的不喜歡和生氣,所以我要盡量表現的「可愛」。
我們可以根據行為心理學中的行為實驗,來檢驗自己的預測是否真的會發生。
具體做法是,你可以列出10個讓你感到恐懼、為難的事情,然后從最容易、最簡單的那一項開始挑戰。
比如說,你總是依附他人說的話,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那麼下次跟朋友出去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表達一些跟朋友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看看朋友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反應,這個反應跟你預設的是否是一樣的。
根據認知行為心理學的理論,一個人改變了他的行為,就可以改變他的思想和感覺。
如果你發現,你的預設跟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那麼持續獲得積極的反饋將有助于打破「可愛的詛咒」。
總是討好他人,是無法吸引到真正欣賞我們的人的。
就像蔣方舟說的,「真正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自信、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故作討喜的樣子。」